紡織品硅油發(fā)展史(干貨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2-11-10 點擊次數(shù):556次1
第一代有機硅柔軟劑
1940年,人們開始嘗試用二甲基二氯硅烷浸漬織物,獲得了某種防水效果。1945年,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的Elliott等用甲基硅醇鈉在堿性水溶液中浸泡纖維,經加熱使纖維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50年代初,美國道康寧(DowCorning)公司發(fā)現(xiàn)用含Si-H結構聚硅氧烷處理織物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和良好的透氣性,但手感差且有機硅膜硬而脆、易脫落,后將其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并用,不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手感柔軟。此后,盡管世界各國有機硅產品發(fā)展迅速,產品種類很多,但基本上都屬于二甲基硅油的機械混合物,統(tǒng)稱為硅油型產品,也即為第一代有機硅織物柔軟劑。
第一代有機硅柔軟劑采用機械乳化法直接將硅油乳化,但由于硅油自身不含活性基團,與織物結合不夠牢固,不耐水洗,單獨使用效果不理想。
2
第二代有機硅柔軟劑
為了克服第一代有機硅柔軟劑的缺點,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用羥基封頭的第二代有機硅乳液。該柔軟劑主要為羥基硅油乳液和含氫硅油乳液,在金屬催化劑存在下能在織物表面形成網(wǎng)狀交聯(lián)結構,使織物具有很好的柔軟性、耐水洗性及穩(wěn)定性。
但由于存在功能單一、在使用中易破乳漂油等問題,還沒廣泛應用就被第三代有機硅柔軟劑取代。
3
第三代有機硅柔軟劑
第三代有機硅柔軟劑是近幾年出現(xiàn)且發(fā)展速度最快的一類柔軟劑,這類產品是通過在聚硅氧烷的主鏈或側鏈上引入其它鏈段或活性基團,如聚醚基、環(huán)氧基、醇羥基、氨基、羧基、酯基、巰基等基團,能較大提高織物的柔軟性和各方面的綜合性能,并依靠不同的基團賦予織物不同的風格。
但第三代有機硅柔軟劑一般都要和單官能團聚硅氧烷進行復配才能達到所需的處理效果,復配比例不好把握,對生產應用有很大影響。
改性硅油在織物整理方面的應用
4
第四代有機硅柔軟劑
第四代有機硅柔軟劑是根據(jù)織物所需的整理效果,對第三代有機硅柔軟劑進行了進一步改性,引進更多活性基團,無需復配就能夠滿足織物各方面處理需要。
具有多種活性基團的改性有機硅柔軟劑所處理的織物,在柔軟性、耐水洗性、彈性和親水性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滿足了用戶對織物的各種需求,已成為目前有機硅柔軟劑發(fā)展的主流方向。